2015年5月20日晚7点,清华大学法pg电子赏金船长诉讼法学科负责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享誉法学界的“京城四卫”之一的张卫平教授莅临我法学高端讲坛,以“中国司法改革的路径”为题发表演讲。本次讲坛由石静霞院长主持,法pg电子赏金船长冀宗儒教授、宁红丽教授、陈杭平副教授、曾新华助理教授及一百多名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参加。

 

石静霞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张卫平教授的研究成果在诉讼法领域影响深远,她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就曾多次参考引用并深受启发。张卫平教授是首位提出中国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学者,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体系改革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石院长希望大家在本次讲座中能够领略张卫平教授的学术造诣和个人魅力。

 

讲座开始后,张卫平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背景。他指出,司法体制改革在十多年前就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时至今日得到扎实推进,这与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从过去的靠控制和压制来维稳转变为以法治来实现社会治理密切相关。他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还是法治靠得住”。

 

随后张卫平教授提出,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司法责任制。张教授就此指出,司法体制改革应去地方化、去行政化、去非职业化,让精英化人才从事司法工作。对于办案责任终身制、错案追究制,张教授认为与司法规律不符,只要法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就无需为依法所做的判决承担责任。错案追究制和办案责任终身制的提法表明程序正义和形式正义未能被完全接受,但与我国当前的司法实际相符,也为社会所接受。第二,司法人员管理体制。相比于现在的司法人员、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管理分类,张卫平教授倡导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官、司法行政人员的四类划分,因为书记官可以形成对法官权力的制约。第三,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卫平教授认为这主要解决的是薪酬问题。当前来看其他行政机关的从业者离职人数较少,但从法院、检察院离职的人数较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从业者转而去做律师,能够获得较高的酬劳。张教授认为应提高司法从业人员的薪酬,落实相比现有工资涨43%的决议,另外应其薪资和行政职级脱钩。第四,地方司法机关人财物统管。张卫平教授认为这是去地方化的一个具体举措,对此应警惕人财物的统管是否会构成一个新的行政化,在去地方化的过程中反而加强了行政化。

 

陈杭平副教授主持的问答互动环节,张卫平教授鼓励在场同学不拘泥内容踊跃提问,指出“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张教授回答了老师及同学针对司法体制改革与仲裁、人民陪审制、员额制、立案登记制等方面的提问,一再表示赞赏和肯定。张教授的学术深度和广度,以及幽默、亲和的个人魅力也深深感染到在场的师生,赢得了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在谈及学术之外的生活,张教授称除了热爱运动、摄影、旅行,还是烹饪达人、书法爱好者,并笑言“‘盲切’体现一种音乐的节奏”“在法学界我的书法还可以,在书法界我的法学研究还可以”。

 

最后,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都表示收获良多、印象深刻,并纷纷与张卫平教授合影、索要亲笔签名。


pg电子赏金船长(香港)有限公司
pg电子赏金船长(香港)有限公司